欢迎访问《中外公路》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2025年第45卷第2期 封面 目次
目录[-]
摘要:  
| | |
最新更新时间:2025-04-10
摘要:  
| | |
最新更新时间:2025-04-10
摘要:   随着智能建造的迅猛发展,公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该文面向公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全寿命周期,从材料设计智能化、结构设计智能化、施工管理智能化、检测与监测智能化、维护管理智能化5个方面入手,系统阐述了公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的发展现状、面临难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材料智能化方面,探讨了路面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应用及最新进展;在结构智能化方面,重点介绍了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在施工管理智能化方面,分析了智能监控系统在路面施工全过程的作用与重要性;在检测与监测智能化方面,讨论了路面内嵌感知单元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在维护管理智能化方面,评估了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技术在公路质量评估中的效果与潜力。结果表明:尽管智能建造技术在公路基础设施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技术体系不完善、数据集成度低、技术成本高等问题。未来,公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应以标准化建设、技术创新和跨领域协作为重点,致力于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智能公路基础设施体系。
| | |
最新更新时间:2025-04-10
摘要:   为探究湿热地区高液限黏土在不同湿度及应力水平下的力学特性。该文以湿热地区高液限黏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湿度及应力水平条件下的动静三轴试验,测试其在不同含水率和围压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和永久变形特性。结果表明:路基低围压条件下,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表现为应变硬化型或应变稳定型,且试样的破坏强度随含水率的升高及围压的降低而减小。基于Konder双曲线模型,对静三轴试验得到的应力?应变关系予以归一化处理,建立能同时考虑含水率与围压影响的高液限黏土应力?应变方程。另一方面,试样的永久变形随偏应力升高而增大,与围压呈负相关,湿化作用会降低试样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基于动静力测试结果,提出一种可合理反映剪切效应、约束作用及湿化损伤的路基土永久变形力学?经验预估模型,该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并通过其他学者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证明了其良好的适用性。
| | |
最新更新时间:2025-04-10
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推进,地下工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此过程中,基坑工程不可避免地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既有结构的影响不可忽略。该文以南京地铁5号线虹桥站基坑工程为依托,结合施工现场监测以及数值模拟分析,探究深基坑开挖对自身围护结构、周边地表及邻近既有市政隧道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基坑开挖致使周边地表发生较大沉降,最大沉降点大约位于距基坑0.35开挖深度处;地连墙水平位移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深度15~16 m处达到峰值,而端头井处最大水平位移小于标准段处,但均未超过限值;当开挖至坑底时,第3道支撑轴力最大,与地连墙最大变形发生位置相近;靠近基坑侧的隧道结构北侧出现竖向隆起,水平向发生小幅度朝向坑内的位移。
| | |
最新更新时间:2025-04-10
网站二维码
期刊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