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外公路》官方网站,今天是
分享到:

点击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中法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对比研究
    李雪连,崔之靖,王随原,YAWAVIBADJONA,张起森
    2022, 42(1):48-5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2.01.010
    [摘要](5252) [HTML](0) [PDF 1.11 M](6389)
    摘要:
    基于中法现行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将两国沥青路面设计理念,设计理论及指标,设计参数和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法国是将路基路面作为整体进行设计的,路面结构类型除比中国多了全厚式沥青路面结构外,其余路面结构类型相似。两国沥青路面设计理论相同,但法国路面设计指标比中国少了沥青混合料层永久变形和沥青面层低温开裂两个指标。两国设计均包括结构层组合与厚度拟定,设计参数和方案确定与验算,但设计参数取值或计算方法存在差异。两国均采用体积法进行混合料设计,但法国沥青路面材料与结构设计联系更紧密。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沥青路面设计特别注重路面抗冻性检验,而中国只建议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考虑。研究成果不但有利于完善中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而且能为援非道路建设者快速了解法国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提供帮助。
    2  公路路基湿度计算理论研究进展
    郑健龙,刘绍平,胡惠仁
    2023, 43(1):1-10.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3.01.001
    [摘要](5011) [HTML](0) [PDF 1.65 M](6390)
    摘要:
    路基湿度对其刚度、变形等性能影响显著,湿度场的理论计算方法作为评价其演变规律与机理的研究手段一直是道路工程中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该文从路基湿度计算控制方程、非饱和路基土水力特性、湿度影响因素 3 个方面进行回顾与总结。发现目前在整个计算方法体系中对于应力?渗流?植被?大气等多场、多因素的耦合效应研究较少, 建议开展此类研究,以便准确评估路基湿度、支撑道路工程的长寿命设计与实践。
    3  盾构渣土资源化再利用技术研究综述
    张军辉,李海,杨豪,王华磊,韩善鹏
    2022, 42(6):1-11.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2.06.001
    [摘要](4593) [HTML](0) [PDF 1.25 M](6564)
    摘要:
    针对盾构渣土产量巨大且无处妥善安置的问题,学者们对盾构渣土的资源化再利用技术展开了研究。该文以中国盾构渣土处理所面临的挑战为背景,形成了对盾构渣土分类、资源化再利用技术进展与典型应用的系统认识,介绍了国内外盾构渣土前处理方法,详细总结了盾构渣土应用场景和资源化再利用技术。接着分析了盾构渣土资源化再利用技术仍面临固化剂昂贵、污染严重、路基回填材料缺少污染物分析、再生砖强度低、市场效益不明显等问题。构建了“盾构渣土分类前处理—再利用可行性评价—资源化再利用场景—性能效益评估”渣土资源化再利用的标准化技术流程。着重阐述了渣土固化剂发展、污染物迁移等方面研究方向。最后,对盾构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4  不设超高圆曲线路段道路几何设计探讨
    胡昌亮,刘冉,王贵山
    2021, 41(5):1-5.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1.05.001
    [摘要](3992) [HTML](0) [PDF 1.15 M](6309)
    摘要:
    现行JTGB01—201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JTGD20—201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对采用不同设计速度、不同标准路拱横坡的公路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进行了规定。在道路几何设计过程中,当采用的圆曲线半径大于对应规定值时,一般习惯不设置缓和曲线及超高。该文针对这一设计习惯对行车安全性及舒适性的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某高速公路事故高发路段处治案例,提出在特定情况下,即使圆曲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也宜设置缓和曲线和超高的设计改进建议。
    5  城市节段预制拼装箱梁桥结构设计的技术特点与创新
    吴东升
    2021, 41(1):70-75.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1.01.015
    [摘要](3957) [HTML](0) [PDF 1.88 M](5562)
    摘要:
    介绍了城市桥梁采用分箱式主梁、整体大悬挑横梁墩梁固结的新型节段预制拼装箱梁结构形式。针对城市预制拼装桥梁的特点,从结构体系、结构构造及施工方法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分箱室节段箱梁、半固结结构体系、基于施工效率的混合配束预应力体系、预应力转向锚固构造集成设计、横断面标准化、剪力键标准化、耐久性设计以及双幅同步架设施工等技术措施,深入研究多主梁空间受力性能,探索城市高架桥梁新型节段预制拼装箱梁结构设计的标准化,详细论述了设计所考虑的技术要点与创新。
    6  公路软岩边坡稳定性及支护设计优化研究
    严琼,张化进,吴顺川,侯圣均
    2022, 42(1):1-6.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2.01.001
    [摘要](3642) [HTML](0) [PDF 2.80 M](5680)
    摘要:
    高速公路深挖路堑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方案,一直是公路路基工程普遍关注的问题。该文以红河州建水(个旧)至元阳高速公路项目 K10+900~K11+08 0.段左侧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利用 FLAC 3.D 有限差分软件,基于等比/非等比强度折减法,通过对比原边坡设计方案,获得了优化前后的边坡稳定性状态研究模型。结果表明:结合边坡施工工况,通过对比边坡设计方案优化前后安全系数,坡体最大位移和剪应变增量云图潜在滑面等边坡稳定性指标,并结合传统强度折减和非等比强度折减的分析方法,证明该边坡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取消所有锚杆(索)支护结构,既满足设计要求,又减少工程成本,极大地满足了该边坡设计的合理性和效益性双重指标。
    7  路用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制备与工作性能
    张长林,张丹,张勇强,李彪,陈谦,王朝辉
    2022, 42(1):215-220.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2.01.040
    [摘要](3585) [HTML](0) [PDF 1.12 M](5277)
    摘要: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类型聚氨酯预聚体对水性环氧树脂相关性能的改善效果,优选NCO-含量分别为2.0%,4.0%和5.0%的丙烷型端羟基聚醚型聚氨酯(TDI-PPG)对 E5 1.和 E-4 4.型环氧树脂进行复合改性,制备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系统研究了两种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工作性能,为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在道路领域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根据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强度形成时间,建议采用1 5.d强度和伸长率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NCO-含量越高,水性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的工作性能越好 ;聚氨酯掺量过高,拉伸强度,弯曲强度,拉拔强度均会下降,建议聚氨酯掺量不超过20%。
    8  英美规范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应用和比较
    王艳萍,刘强
    2021, 41(3):41-46.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1.03.009
    [摘要](3464) [HTML](0) [PDF 1.35 M](6009)
    摘要:
    目前对于英美规范在路面结构设计中的对比研究较少,但随着中国工程企业广泛参与国际竞争,这方面的分析研究对海外项目商务和技术决策很有意义。该文以文莱大摩拉岛大桥、道路与附属工程项目中的东西引路沥青路面设计为例,介绍了美国 AASHTO1993 和英国 DMRB规范路面设计方法,并基于英美规范进行了沥青路面结构分析和比较,可为海外项目商务和技术决策提供参考。
    9  中美欧规范浅基础抗冲切承载力对比研究
    任新建,彭翔
    2021, 41(4):32-35.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1.04.007
    [摘要](2639) [HTML](0) [PDF 1.17 M](5799)
    摘要:
    浅基础结构冲切的受力机理复杂,世界各国规范中基础冲切验算的临界边界、影响因素、计算方法等都有较大差异。针对浅基础抗冲切的设计要求,该文对比研究中美欧3种规范,并结合简化算例对3种规范的冲切承载力进行了量化对比。结果表明:各国均认为混凝土抗拉强度是基础抗冲切承载力的主要控制因素,但在临界截面的位置和纵筋的贡献等方面存在差异。
    10  目录
    2024, 44(2).
    [摘要](1997) [HTML](0) [PDF 308.80 K](1092)
    摘要:
    11  被动倾斜桩应用研究与展望
    周德泉,王创业,周毅,赵亚党
    2023, 43(2):1-10.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3.02.001
    [摘要](1922) [HTML](0) [PDF 1.15 M](4930)
    摘要:
    特定倾斜方向的倾斜桩比竖直桩具有更好的水平承载性能,但其工作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相应设计标准没有形成,制约了倾斜桩水平承载能力和稳定性能的应用和发挥。该文从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方面,综合分析侧向卸载、侧向加载条件下被动倾斜桩及其组合体的桩土相互作用规律、水平移动与承载机制,并提出研究前景,以期推动被动倾斜桩及其组合体的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有望根治土体滑移。
    12  封一/四
    2024, 44(2).
    [摘要](1911) [HTML](0) [PDF 946.40 K](1034)
    摘要:
    13  沥青路面表面纹理的检测方法及其精准度分析
    陈占权
    2023, 43(6):74-7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3.06.012
    [摘要](1395) [HTML](0) [PDF 1.44 M](2269)
    摘要:
    为了准确地测定出沥青路面的表面纹理信息 ,采用佛罗里达纹理仪 (简称 FTM )分别对 12条沥青路面进行平均轮廓深度 (简称 DMPD)检测 ,以检测的 DMPD数据为依据 ,分析 FTM 的精准度 ,探讨 FTM 测量数据的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 ,对比 FTM 与圆形轨道仪 (CTM )测得的数据 ,进一步验证 FTM 在沥青道路表面纹理信息测量方面的可靠性 。结果表明 :FTM 可以有效地检测沥青路面表面纹理信息 ,利用 FTM 可以快速测得 DMPD;FTM 与CTM 两种方法测得结果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 ,FTM 测试结果可以作为表征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可靠依据 ;此外 ,测试地点 、级配类型和集料类型对所测道路表面纹理有显著的影响 。
    14  基于自动补水的连通管式桥梁挠度监测系统
    屈英豪,周建庭,张洪,蒋震
    2021, 41(3):71-7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1.03.014
    [摘要](953) [HTML](0) [PDF 1.57 M](4084)
    摘要:
    连通管式桥梁挠度监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因液位蒸发导致连通管内的液体逐渐减小,会引起系统失去功能或存在液位过低导致的测量误差。为了解决该类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自动补水装置的连通管式桥梁挠度监测系统。开发了以半导体制冷原理为基础的自动补水挠度监测装置,并进行了试验室自动补水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单个补水装置产水量为1.43mL/h,能够实现连通管式桥梁挠度监测系统的自动补水任务。通过在云南某桥进行应用示范,证明该种自动补水挠度监测系统工作良好,具有可实用性。
    15  《中外公路》投稿注意事项
    2008(6).
    [摘要](939) [HTML](0) [PDF 0.00 Byte](40)
    摘要:
    16  刚柔复合式路面结构与材料及发展趋势
    刘朝晖,黄优,余时清,刘靖宇,李盛,柳力,潘宇
    2024, 44(2):27-53.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4.02.004
    [摘要](835) [HTML](0) [PDF 3.38 M](1899)
    摘要:
    刚柔复合式路面作为一种耐久性路面结构,广泛应用于重载交通、特殊地质条件、桥隧铺装等工程。为进一步推动耐久性刚柔复合式路面的应用,明确研究中的关键问题及发展方向,该文综述了国内外刚柔复合式路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在梳理刚柔复合式路面结构设计理论及施工技术的基础上,首先阐述了刚柔复合式路面的结构力学行为特征,分析了沥青面层和刚性基层的荷载应力、温度应力及其交互影响,刚性基层上的沥青面层一方面直接承受荷载和环境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改善下卧结构层的应力场和温度场,是影响刚柔复合式路面服役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关键;明确了刚柔复合式路面的病害主要出现在沥青面层,由于沥青面层与刚性基层之间的模量差异巨大,刚性基层上的沥青面层更倾向于产生压剪破坏,刚性基层的开裂以及刚 ?柔层间的结合状态对沥青路面的性能也有着显著影响;最后,分别从沥青面层抗剪、基层板整体性、刚?柔层间结合 3个方面归纳了刚柔复合式路面性能的提升技术。基于刚柔复合式路面的结构力学特性,开展结构 ?高性能材料一体化设计是提升刚柔复合式路面使用性能和耐久性的有效途径。
    17  沥青稳定 +无机结合料稳定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设计综述
    李雪连,陈鹏,查旭东
    2023, 43(5):1-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3.05.001
    [摘要](809) [HTML](0) [PDF 1.51 M](1871)
    摘要:
    针对各国沥青稳定 +无机结合料稳定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的材料组成 、结构形式 、破坏类型 、病害成因 、设计指标与设计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的现状 ,该文对此类沥青路面当前国内外所选取的材料类型与结构形式进行归纳 ,分析此类沥青路面结构的破坏类型及病害成因 ,探讨各国在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设计方法方面的差异 ,并总结各国的病害控制类型和设计指标 ,据此推荐了组合式基层沥青路面合理的材料 、结构组合与设计指标 ,为此类沥青路面的设计与应用提供参考 。
    18  互通式立交出口匝道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研究
    白浩晨,柳银芳
    2020, 40(1):262-26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0.01.053
    [摘要](772) [HTML](0) [PDF 704.96 K](3641)
    摘要:
    为确定车辆在互通式立交出口匝道满足安全行驶需求的运行速度过渡段最小长度,分别建立了满足超高过渡、变速行驶、3 s行程时间及横向加速度变化率适中等要求的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计算模型。采用UMRR链式开普勒雷达测速仪,实测不同主线设计速度下立交出口匝道分流鼻运行速度,结合SPSS软件分析,得到分流鼻运行速度。基于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计算模型和典型参数的分析论证,得到了满足不同需求下的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结果表明:匝道设计速度为30~40 km/h时,车辆变速行驶需求为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的主要控制因素;匝道设计速度为50~80 km/h时,超高过渡、3 s行程时间为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的主要控制因素;基于安全行驶需求,提出了互通式立交出口匝道运行速度过渡段长度最小建议值及纵坡修正系数。
    19  西非砾质红土粒料掺砂改良及水泥稳定处置研究
    金海兵,易子程,卓荣
    2024, 44(2):282-28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4.02.032
    [摘要](724) [HTML](0) [PDF 1.19 M](1373)
    摘要:
    西非砾质红土粒料存在颗粒组成不良、液限与塑性指数偏高的现象,限制了该典型地材在道路结构中的应用。该文通过对多种红土粒料以及掺砂改良前后的颗粒组成、界限含水率、CBR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砂改良可以改善砾质红土粒料级配,提高密实度,降低塑性指数,改良后的砾质红土可满足道路底基层、垫层及基层的使用要求。水泥稳定处置可提高西非红土粒料的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剂量与砂掺量对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明显,砂掺量存在最佳用量范围,2.5%水泥剂量的 PK58水泥稳定掺砂红土粒料和 3.5%水泥剂量的 PK6水泥稳定掺砂红土粒料可满足西非地区倒装结构中垫层材料使用要求。对西非地材的属地化设计与优化改良,可以扩大典型地材的使用范围、提升使用层次,为中国在西非地区的道路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借鉴。
    20  基于长期检测的桥梁全寿命智能维养系统
    叶智威,张佳鑫,谭海山,樊蕾,贺文,董优,吴旺林
    2024, 44(2):274-281.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24.02.031
    [摘要](686) [HTML](0) [PDF 1.44 M](1122)
    摘要:
    中国针对桥梁维修养护系统,主要以桥梁检测的 数据为支撑进行状态排序,将有限的预算进行分配。该策略专注于维修低性能桥梁,集中在修复性养护而未过多关注预防性养护。从全寿命周期总成本考虑,以修复为主的决策方法虽初期投入少,但中后期资源消耗大。该文在现有公路桥梁养护的基础上,发展出基于中国规范和检测数据,修复和预防相结合的智能化维养系统。系统模型主要包括两大模块,桥梁性能退化模型和智能维养决策模型。首先基于长期检测数据结合数理统计的动态马尔可夫 (Markov)和威布尔 (Weibull)模型对桥梁长期性能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预防性养护理念建立数学模型,并采用群体智能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终,以深圳坂银通道上某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际桥梁检测数据对系统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与传统维养方法相比,智能维养系统能节约10%的维养费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网站二维码
    期刊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