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39(2):1-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01 CSTR:
摘要:川藏公路102道班滑坡灾害是重要的灾害点,灾害的防治历经几十年仍未彻底根治,通过对灾害防治的回顾,提出了5个方面的综合整治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比选。重点对已实施的原线保通整治方案和隧道工程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根据对102道班滑坡稳定性评价,结合现有滑坡整治方案和遥感影像分析,对已实施的两个方案进行了客观分析和评价,结合地质灾害和工程实施方案具体情况,给出了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针对性建议。通过对滑坡整治工程的总结和评价,不仅可指导102道班滑坡灾害的防御工作,也有助于川藏公路滑坡灾害防御水平的整体提高。
2019, 39(2):5-9.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02 CSTR:
摘要:目前,在一些设计方案受限制因素多的公路抢险工程中,为了快速修复滑塌的高速公路路基,一些地区开始使用泡沫混凝土技术。泡沫混凝土因其强度高、质量轻、可塑性强、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可为路基快速拼接等抢险工程提供较理想的解决方案。该文通过一个成功的路堤塌陷抢险工程实例,借助Abaqus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泡沫混凝土拼接路基前后路堤边坡稳定的变化及加固效果,模拟计算和工后运营效果表明:特定情况下采用泡沫混凝土进行滑坡工程抢险较理想。
2019, 39(2):10-1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03 CSTR:
摘要:该文基于极限分析上限法,提出一种可以综合考虑土体强度非线性及剪胀性的主动土压力系数的计算方法。在引入非关联流动法则的基础上,借助切线技术将非线性强度参数转化为线性参数。考虑地面超载以及地震力作用的影响,推导了各项外力功率和内能耗散功率的表达式,建立能量极限平衡方程,进而获得主动土压力的显式解,并最终获得主动土压力系数的最优上限解。参数分析表明:主动土压力系数随非线性系数、水平地震力系数和地面超载的增大而增大,随初始黏聚力和剪胀系数的增大而减小。通过算例说明在边坡挡土墙的设计中,非线性系数及剪胀系数应予以重视。
2019, 39(2):14-1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04 CSTR:
摘要:以龙井沟高填方路堤作为原型,采用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土石混合填料在不同土石比、不同填筑高度和不同填筑工艺时填筑路基体内的沉降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石混合填料填筑体内的沉降变形随着填筑高度的递增,其沉降变形逐渐增大,分层沉降规律显著;土石比100∶0的土石混合填料填筑体最大沉降值出现在2/3填筑高度以上范围内。土石比30∶70的土石混合填料填筑体的沉降规律与土石比70∶30的一致,填筑体最大沉降值出现在1/3填筑高度以上范围内;填筑体沉降变形随着混合填料中石料含量的增加而减小;为满足土工离心模型试验的要求,土石混合填料的土石比应控制在70∶30~30∶70之间。填筑高度20 m以下的土石混合填料建议不采用强夯工艺,以降低造价。土石混合填料填筑采用分层强夯工艺的沉降变形是分层碾压工艺的1/2,效果明显。
2019, 39(2):19-2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05 CSTR:
摘要:针对桩土复合路基垫层在调节承载方面的特点,研究垫层的剪切受力特性,以解决桩土应力比、垫层变形问题。借助太沙基地基极限承载力理论,分析垫层剪切破坏特点,推导获得了剪切破坏角、极限桩土应力比、最佳桩间距的表达式。表达式说明:垫层承载的调节作用取决于垫层内摩擦角和刚度的取值;复合路基现场静载试验和实例计算均表明:表达式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2019, 39(2):23-2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06 CSTR:
摘要:粤北山区煤系地层分布广泛,岩性属于典型的易滑地层,易产生坍塌、滑坡等病害。该文通过地质调查、专项地质勘察、位移监测、赤平投影等多种手段,对煤系地层滑坡的地质条件、地貌特征、病害机理、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利用Slope/W软件进行稳定性分析,提供的岩体强度参数、滑坡推力及稳定性系数符合实际情况,采取的治理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2019, 39(2):28-3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07 CSTR:
摘要:根据上限有限元的基本原理,依托Matlab平台编制了有限元上限分析程序,将修正的Hoek-Brown屈服准则嵌入有限元计算程序中;引入参数k来表征溶洞存在对桩基极限承载能力的削减程度,探讨了土体自重、嵌岩深度、溶洞半径、桩与溶洞水平和垂直距离对桩基上限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参数k随着土体自重、嵌岩深度、溶洞半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溶洞与桩端水平距离、溶洞与桩端竖直距离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从溶洞各参数对极限破坏模式的影响展开讨论,极限破坏模式主要有:溶洞顶板的冲切破坏,溶洞侧壁发生破坏,溶洞顶板冲切和侧壁的联合破坏,岩体的整体剪切破坏。最后,通过与无溶洞条件下桩端极限承载力对比,验证了该文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2019, 39(2):33-3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08 CSTR:
摘要:为研究新旧沥青路面黏结界面对修补路面性能的影响,采用含界面黏结缝的复合小梁以模拟修补后的新旧沥青路面,以界面黏结材料类型及用量、黏结面形式作为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复合小梁的四点弯曲疲劳和拉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① 黏结面形式对复合小梁的疲劳寿命影响最大,黏结材料类型对复合小梁的界面黏结强度影响最大;② 为综合提高复合小梁的疲劳寿命和界面黏结强度,建议最佳界面处治方案为:采用0.6 kg/m2的高黏弹改性乳化沥青均匀涂抹在倾斜角为30°的切割面;③ 即使采用结论②中的最佳界面处治方案,其复合小梁的疲劳寿命仍远远低于正常无缝路面。
2019, 39(2):37-41.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09 CSTR:
摘要:在2017版沥青路面设计规范颁布后,为了分析路面结构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根据新规范的规定,对道路轴载谱进行了实测并对路面材料参数进行了室内试验,对路面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并对沥青面层厚度、路床顶面回弹模量等参数对基层疲劳寿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实测轴载谱,原设计方案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不满足要求,通过增大路床处理深度提高路床顶面回弹模量可显著提高半刚性基层疲劳寿命。轴载谱实测及路面结构分析结果可为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性损坏原因调查提供依据。
2019, 39(2):42-4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0 CSTR:
摘要:在路面改造中,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但容易出现反射裂纹的问题。该文运用断裂力学和有限元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交通载荷作用下沥青表层反射裂纹扩展情况。通过应力强度因子对产生病害的路面进行了疲劳断裂寿命预估。探讨了裂纹反射深度、沥青加铺层弹性模量和厚度对产生病害路面疲劳断裂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反射裂缝在交通载荷作用下以Ⅰ和Ⅱ型扩展为主;整个反射裂纹上最危险点在裂纹的边缘,比较容易发生裂纹扩展;交通载荷作用在水泥混凝土板边缘处对路面破坏最严重;反射深度越深,剩余的疲劳断裂寿命越少;增加沥青加铺层的厚度和降低沥青加铺层的弹性模量能够增加其疲劳断裂寿命;相比改变加铺层弹性模量,增加加铺层厚度对于路面的疲劳断裂寿命影响更明显。
2019, 39(2):47-53.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1 CSTR:
摘要:针对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之际,调查分析了佛山一环的气候及交通量分布特点,开展了基于路基路面综合评估的路面使用性能研究,探索分析路面病害成因及改造设计方案。结合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的项目特点、地域情况及路基路面综合评估现状,从路面结构耐久、技术成熟可行、施工简便、经济合理、安全环保等角度,提出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路面工程的总体理念及设计原则,研究路面结构改造设计方案,以确保佛山一环高速化改造的顺利实施。
2019, 39(2):54-5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2 CSTR:
摘要:为评估在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在可变荷载作用下的结构性能,研究重复荷载对梁体预应力损失及承载力的影响程度,以中国公路常见30 m跨度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T梁为研究对象,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制作了两片缩尺比例为1∶5试验模型梁。通过静力及疲劳加载试验,得到了预应力筋有效预应力及模型梁承载性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预应力混凝土梁在重复荷载作用下存在预应力损失;在整个加载过程中预应力累积损失分为3个阶段,疲劳加载前期及后期预应力损失相对较大,加载中期预应力损失较小;200万次循环加载后预应力筋应力损失率在3%~5%范围内。
2019, 39(2):59-63.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3 CSTR:
摘要:为研究黄土地区桩基-黄土动力相互作用对小半径曲线桥梁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根据桩基-黄土动力相互作用机理,结合黄土动力非线性本构关系,建立了桩基-黄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针对小半径曲线桥梁结构的空间质量分布特点,推导建立了小半径曲线桥梁结构的动力运动方程。结合数值仿真分析,对考虑桩基-黄土动力相互作用的小半径曲线桥梁结构进行了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桩基-黄土动力相互作用时小半径曲线桥梁结构自振周期增大,结构加速度、位移响应增大;曲线桥梁桥墩内力减小,主梁弯矩和剪力减小,扭矩基本不变。
2019, 39(2):64-69.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4 CSTR:
摘要:为改善单箱单室薄壁箱形梁在横向任意荷载作用下偏心荷载分解法的局限性,基于控制变量原则,设计了不同横向荷载作用位置(e=αb)下偏心荷载分解法的影响参数:箱形梁宽跨比b/L、高跨比H/L、高宽比H/b、顶板厚度与腹板厚度比to/tw,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参数下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上述因素对偏心荷载分解法的影响。结果表明:箱形梁宽跨比b/L、高跨比H/L、高宽比H/b对偏心荷载分解法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顶板厚度与腹板厚度比to/tw对偏心荷载分解法起主要影响,反对称荷载系数k随着顶板厚度与腹板厚度比to/tw的增大而减小。提出了考虑顶板厚度与腹板厚度比to/tw影响的反对称荷载系数k与偏心距系数α之间的简化计算方法,解决了荷载横向作用位置对偏心荷载分解法的影响,有助于箱形梁空间效应理论的广泛应用。
2019, 39(2):70-75.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5 CSTR:
摘要:为研究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传力机理和受力性能,以某混合梁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该桥钢-混结合段的仿真模型,分析了钢-混结合段内各构件的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在设计荷载作用下,钢-混结合段内各构件应力水平较低,沿纵桥向变化平顺,能有效传递内力,满足结构整体受力性能的要求,且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钢箱梁底板折角与横隔板交接处、加劲T肋尾端及靠近承压板预应力锚固区的混凝土等区域应力变化较大,且存在应力集中现象;抗剪连接件受力不均匀,距承压板最远的剪力钉所受剪力为其他部位剪力钉的2~7倍,距承压板最远的PBL剪力键所受剪力为其他部位PBL剪力键的2~6倍;PBL剪力键所受剪力比剪力钉大,但均远低于其抗剪承载力。
2019, 39(2):75-79.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6 CSTR:
摘要:曲线箱梁桥最主要的受力特点是弯扭耦合作用,其病害特征和加固方法存在显著的特殊性。该文基于曲线梁桥的3个基本方程,对其力学性能和受力特征进行理论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对某曲线箱梁桥进行计算,分析导致该箱梁腹板开裂、内侧支座脱空、外侧支座偏压严重等病害产生的成因,并对加固后的曲梁桥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非对称增大截面加固方法,增加两侧腹板厚度等加固措施,能显著提高结构的抗剪扭承载能力,结构受力趋于合理。由于加固箱梁新旧混凝土间存在应力叠加和界面滑移,导致增大截面应变小于原箱梁应变,应力有所滞后。桥梁荷载试验表明该加固措施效果良好。
2019, 39(2):80-83.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7 CSTR:
摘要:为研究自锚式吊拉协作体系桥静力特性受结构参数的影响程度,根据线性二阶加载法,对不同结构参数改变引起其静力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吊跨比、主缆弹性模量及主梁抗弯刚度对主缆拉力、主梁和桥塔内力、结构位移等力学响应关键指标的影响较大,主缆矢跨比和主梁拱度对结构受力性能影响较小。
2019, 39(2):83-8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8 CSTR:
摘要:为研究桥梁吊索更换技术,以某大跨悬索桥病害较严重的吊索为背景工程,首先选取桥梁下游19#吊索为研究对象,比选不同的吊索更换方法,选取临时吊索法作为桥梁吊索更换方法;然后基于临时吊索法,采用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吊索更换过程,对比分析了3种不同的吊索更换方案,探讨了各方案的结构受力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悬索桥吊索与耳板的连接为销接式,采用临时吊索法更换吊索;随着临时吊索数量的增加,临时吊索索力逐渐减小,各更换方案之间临时吊索索力降幅也在逐渐减小;五点更换方案临时吊索索力为200 t,更适合该桥吊索更换;桥梁吊索更换过程中,换索侧相邻吊索受吊索更换影响较大,非换索侧受吊索更换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该文提出的多点张拉临时吊索的更换方案,可以有效减小临时索力,避免索夹下滑。
2019, 39(2):89-93.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19 CSTR:
摘要:温度控制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工艺参数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该文通过采用Mida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浇筑方式、冷却管间距、浇筑温度和保温开始时间等施工参数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影响,结合具体工程所处环境情况,提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的技术措施。优化水泥混凝土材料组成,采用40%粉煤灰等量取代水泥,可以降低材料绝热温升9.08 ℃左右;混凝土浇筑采用分层间歇5 d或分层连续间隔4 h,冷却管水平和竖直间距为1.5 m;浇筑温度越高,内部温升峰值明显增加,应通过在拌和水中掺加冰屑、石料提前浇水预冷等技术措施尽量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为减小里表温差和温降速率,浇筑48 h后用保温篷布进行保温,同时应根据实时监测温度数据及时调整保温措施。
2019, 39(2):94-9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0 CSTR:
摘要:该文阐述了非线性稳定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分析方法,并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某钢箱形提篮拱桥分别进行了线弹性稳定分析、几何非线性分析、材料非线性分析以及几何材料双重非线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仅仅对桥梁进行线弹性稳定分析,会使钢箱形提篮拱桥的结构设计偏于不安全;对该桥梁进行非线性稳定分析时,几何非线性对安全稳定系数的影响不是很大,而当考虑材料非线性和双重非线性后,其安全稳定系数会有明显降低,因此,应综合考虑几何和材料双重非线性的影响;在施加初始缺陷的基础上考虑结构的非线性,当缺陷比例因子小于L/1 000时,有缺陷拱桥的安全稳定系数与无缺陷拱桥差别不大,而当缺陷比例因子大于L/1 000时,安全稳定系数有明显的降低,所以JTG/T F50-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拱圈轴线偏差的规定可适当放宽。
2019, 39(2):98-10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1 CSTR:
摘要: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技术的先进性在于施加预应力,使CFRP处于较高的应力状态,充分利用材料的高强特性。锚固技术是限制预应力CFRP加固法应用的瓶颈,鉴于此,该文研制了一套新型预应力碳纤维板锚固体系,其特点是各零部件便于装配拆卸,重复利用率高,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通过空间有限元数值分析,验证了锚固体系的受力性能;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工艺流程和施工要点。
2019, 39(2):102-10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2 CSTR:
摘要:大跨桥梁一般都安装有规模不等的结构监测系统,对桥梁的环境荷载、运营荷载、桥梁特征和桥梁响应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因各系统的开发者和监测内容各不相同,导致积累的海量原始数据结构定义各异,开发利用较困难,形成了信息孤岛。该文以9座大桥健康监测系统为例,对桥梁健康监测数据进行调研、梳理和分析,给出长大桥梁结构监测数据的格式规范,提出自动初步处理与人工专业分析的两步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海量原始监测数据提出的规范化命名、结构化存储方法行之有效,可为桥梁健康监测系统的开发应用、数据结构定义、接口交互和采集提供规范参照;经过该文提出的数据处理方法处理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相比,其容量大幅减少,可保证处理后的数据量不超过原始数据量的5%,可为长大桥梁数据分析和挖掘利用工作奠定基础。
2019, 39(2):109-11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3 CSTR:
摘要:依托杭州湾跨海大桥杭甬高速公路连接线陆地公路高架桥梁工程,大吨位非对称整孔箱梁采用单车跨双幅箱梁梁上运梁,架桥机纵提横移整孔架设双幅箱梁的施工技术。该文阐述了运架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提梁上桥、梁上运梁、箱梁架设、架桥机过孔等关键施工工艺,该运架设备及施工工艺可视运距长短每天架设大吨位非对称整孔箱梁2~4片,架设箱梁进度可控、线形平顺、安全优质,可为类似公路交通、市政桥梁工程等大吨位箱梁运架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9, 39(2):113-120.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4 CSTR:
摘要:针对群桩体系桥梁连续倒塌行为,提出了桥梁在地震作用下逐步失效过程建模方法,并进一步熟悉了OpenSees软件中的Remove功能和杆件的三个失效准则。该文利用OpenSees软件Remove命令解决结构大变形大转角问题,选择非线性梁柱单元对桩基进行模拟,选用的梁柱单元都带有附属节点。采用多点约束的方式和静力凝聚的方式对附属节点进行控制。针对强震作用下的桩基破坏模式,介绍了构件弯曲、剪切,轴向受力时的破坏准则,在对桥梁的地震响应研究过程中,实时更新结构有限元模型和杆件端部的约束状态。该文以实际工程中建立的单墩模型为依据,模拟地震波环境下的连续倒塌过程,模拟了结构在逐步失效过程中的释放内力、删除失效杆件和实时模型更新,完成地震响应分析。该文建立的对失效杆件进行处理和实时更新结构模型的桥梁逐步失效过程符合真实情况下强震作用下桥梁连续倒塌过程。
2019, 39(2):120-12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5 CSTR:
摘要:该文以香丽高速公路虎跳峡金沙江悬索桥丽江岸重力式锚碇为依托工程,设计了平底和带齿坎两类典型的重力式锚碇形式,基于传统基底摩擦承载和考虑结构-地基联合承载的抗滑力估值公式,利用传统的墩台基础抗滑安全系数计算公式,探讨其抗滑安全性,所得主要结论如下:① 摩擦承载适用于平底锚碇的抗滑力估值;新型带齿坎重力式锚碇的抗滑力由后部基底摩擦承载和前部齿坎夹持岩体剪切承载两部分组成,考虑联合承载的抗滑力估值公式适用于此类锚碇。带齿坎锚碇的抗滑力是平底锚碇抗滑力的1.5倍。齿坎的设置形成前高后低结构,有利于整体抗倾覆;② 传统的摩擦承载抗滑安全系数kc=2.42;基于联合承载抗滑安全系数kc=3.66,均大于规范要求的稳定系数标准(2.0)。丽江岸重力式锚碇满足抗滑要求;③ 抗滑稳定系数为2.0时,基于摩擦承载的锚碇混凝土最小用量比初始用量可节约44%;基于联合承载的锚碇混凝土最小用量比初始用量可节约87%。丽江岸重力式锚碇可通过增设齿坎和锚碇减重进行优化。上述公式和方法可用于重力式锚碇抗滑安全系数计算和基于抗滑安全的锚碇设计优化。
2019, 39(2):125-129.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6 CSTR:
摘要:以陕西省某(20+33+20) m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建立有限元模型,分别对采用普通橡胶支座及ε型钢阻尼减震支座方案的桥梁内力、位移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ε型钢阻尼减震支座的滞回曲线饱满,具有良好耗能减震作用,采用ε型钢阻尼减震支座可有效地减小桥梁各墩柱地震力,同时桥梁梁端位移也大大减小。
2019, 39(2):129-13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7 CSTR:
摘要:该文统计了1988—2016年间中国建成的连续刚构桥,共收集到349座。从总体上分析了其区域分布状况、建设趋势和跨径范围。以公路桥和铁路桥为主,分别分析了墩顶主梁高度和跨中主梁高度与跨径的关系,还统计了主梁、主墩等构造参数以及设计时速和混凝土标号等方面的设计指标。
2019, 39(2):135-140.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8 CSTR:
摘要:为了研究用几何尺寸快速创建参数化桥梁构件并输出对象信息进行数据管理的方法,以悬索桥扩大基础重力式锚碇为例,借鉴Autodesk平台核心建模软件Revit的族思想,结合可视化编程工具Dynamo,建立了锚碇参数化模型,得到了可用于快速建模和数据管理的尺寸驱动三维模型。基于以上锚碇参数化建模的技术路线,以万州驸马大桥北岸锚碇为应用实例,说明了参数化锚碇模型如何关联数据并输出设计信息。结果表明:基于Autodesk平台进行悬索桥构件参数化设计具有可行性,且参数化能力强,有利于信息传递与管理,为桥梁BIM正向参数化设计提供参考。
2019, 39(2):141-145.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29 CSTR:
摘要:铁路修建过程中,在线路需要跨越有通航要求的江海或有地形限制的高深山谷时,不得不选用大跨度桥梁。斜拉桥、悬索桥及斜拉-悬吊协作体系3类桥型具有跨越能力强的优势,通常被优先考虑。铁路车辆因其活载大、运行速度快等特点,对列车的行车安全性和运行平稳性有较高的要求。该文基于主跨900 m的桥型,采用杆系有限元程序分别探讨以上3类桥型在双线铁路荷载及四线公路荷载共同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及变形情况,得出斜拉-悬吊协作体系在桥塔和主梁截面受力、结构刚度方面都优于悬索桥和部分地锚式斜拉桥的结论。
2019, 39(2):146-15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0 CSTR:
摘要:针对公路空心板混凝土铰缝易损坏现象,提出开孔钢板连接构造,在空心板间形成类似于钢制铰结构。通过试验验证的空心板间开孔钢板连接构造的推出试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贯穿钢筋直径、开孔钢板厚度和开孔钢板强度变化对新型连接构造的抗剪承载力影响。结果表明:铰缝抗剪强度随着开孔钢板板厚、强度及贯穿钢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增大幅度会逐步减小,开孔板板厚和强度变化对于铰缝抗剪强度的影响小于贯穿钢筋直径变化的影响。最后,给出开孔钢板连接构造的合理构造和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2019, 39(2):152-156.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1 CSTR:
摘要:为解决悬索桥浅滩区钢箱梁的安装就位,创新性地采用了荡移的施工技术,提高了功效,减少了对航道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019, 39(2):157-161.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2 CSTR:
摘要:为了简化斜拉桥施工控制张拉力的计算过程,基于无应力构形控制法的思想,以设计构形为成桥目标,采用无应力索长值作为张拉控制参数进行无应力构形迭代求解,并得到一组满足设计成桥状态的施工控制张拉力,求解过程均由程序自动计算完成,该过程为反复正装迭代过程,且计算过程中充分计入了结构非线性效应和徐变、收缩效应,因此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在嘉鱼长江公路大桥施工全过程计算分析中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极大方便斜拉桥施工过程中控制张拉力的求解,求解结果与设计结果吻合良好,避免了反复试算的求解过程。
2019, 39(2):161-16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3 CSTR:
摘要:港珠澳大桥钢桥面铺装工程规模巨大、施工环境复杂、质量要求高,为了保证钢桥面铺装质量和长寿命耐久性,选择适合该项目的钢桥面铺装方案和制定标准化施工工艺控制非常重要。对该项目的钢桥面铺装方案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比选研究,优化了设计铺装体系,系统开展了材料检测、沥青混合料生产工艺试验,研发了一系列自动化机具,实施了多次试验段和首件制工程,实现了精细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019, 39(2):165-16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4 CSTR:
摘要:为探明大边跨多孔连续箱梁桥总体设计方法,以孙口黄河特大桥为研究对象,考虑桥梁结构分联、施工方法及工程经济性等具体要求,提出3种比选方案,并对推荐方案进行了上部结构、下部结构、桥面铺装及施工方案的总体设计。采用桥梁专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 2015,建立了推荐方案典型联的整体计算分析模型,进行了结构安全验算。结果表明:桥梁推荐方案总体设计满足规范规程要求。
2019, 39(2):169-17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5 CSTR:
摘要:支座是桥梁的重要组成构件,由于各种原因在运营多年后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害而不得不进行病害整治甚至更换。该文结合具体的工程项目,详细阐述某铁路钢桁梁桥采用单向活动支座代替辊轴的支座病害整治的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
2019, 39(2):173-17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6 CSTR:
摘要:为了对大跨径斜拉桥在运营期内的使用性能做出准确评估,研究了考虑实际运营交通状况的评估汽车荷载模型建立方法。借助动态称重(WIM)数据形成连续自然车队,通过结构关键效应影响线进行加载计算,对效应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极值理论得到评估基准期内的汽车荷载效应最大值概率分布并进行极值外推。以某斜拉桥为例,阐述建立评估汽车荷载模型和预测效应极值的方法,并采用两种评估方法对结构进行承载能力和使用性能的评估。
2019, 39(2):178-181.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7 CSTR:
摘要:利用Midas/Civil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梁格法对预应力筋断裂后的混凝土空心板桥进行有限元建模,建立桥梁上部结构的计算模型,实现了混凝土空心板桥预应力筋断裂后静力学性能的仿真计算,分析了预应力筋断裂对混凝土空心板桥的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拟采用纵向体外预应力加固形式对预应力筋断裂后混凝土空心板桥进行加固,并对该桥加固前、后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加固效果。
2019, 39(2):181-185.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8 CSTR:
摘要:为探究不同制作工艺对钢筋混凝土圆管涵管壁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对混凝土管涵切割弧形板式构件进行了弯曲抗拉试验、回弹试验和柱体抗压试验,分析了人工浇捣管涵、一次投料离心管涵和两次投料离心管涵的内外壁混凝土强度差异。试验结果表明:离心管涵的混凝土强度与人工浇捣管涵有较大的差异;离心法制管的投料方式对管涵内壁的混凝土强度有明显的影响;管涵内外壁混凝土强度的差异随着管涵内径和壁厚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基于试验数据分析与理论计算验证,对内外壁混凝土强度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机理分析,并提出了钢筋混凝土管涵内外壁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调整系数。该系数考虑了不同制作工艺对管涵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可应用于此类混凝土管涵的结构设计分析中。
2019, 39(2):186-190.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39 CSTR:
摘要:采用多变量解析法研究大跨混凝土梁式桥构造,通过梁高、腹板厚、底板厚三变量试算,推荐合理化的构造尺寸,并结合依托工程采用软件验证。研究成果除满足规范要求外,还兼顾结构长期变形、腹板开裂、底板防崩的影响,大幅提高了结构的承载能力及结构耐久性。该研究思路清晰、原理简单,可有效避免半经验、半理论设计方法带来的风险,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2019, 39(2):190-19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0 CSTR:
摘要:系杆拱桥吊杆横梁弹性支撑在系梁和吊杆连接节点上,是桥梁中直接承受荷载和传力的重要构件。该文采用杠杆法、弹性支撑连续梁法、空间有限元程序计算法。分析了3片拱肋系杆拱桥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比得出了三者的差异,指出了设计时应予以重视之处。
2019, 39(2):193-19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1 CSTR:
摘要:云南山区地形多变、地质复杂、抗震要求高、生态环境脆弱;区域内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使用和推广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该文从山区桥梁特点入手,并以此为基础,分别就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云南山区的适用跨径、桥面板选型、截面设计选型意图、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说明,并对近几年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云南山区的应用推广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2019, 39(2):198-200.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2 CSTR:
摘要:宁波市甬江大桥采用双肢钢箱提篮拱桥,跨中315 m范围内拱肋截面为凸状异形截面,受力较复杂。为研究双肢钢箱提篮拱桥受力机理,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混合有限元模型,并对其在不同荷载工况下的拱肋受力特性、结构弹性特征、屈曲特性进行研究,以验证大桥结构设计的合理性、截面的可靠性。
2019, 39(2):201-206.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3 CSTR:
摘要:九江长江大桥为上下层布置式公铁两用桥,此次公路桥加固改造为中国首座公铁两用跨江大桥大规模升级改造,主要内容为原混凝土桥面板更换为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该文详细介绍了其架设方案及主要施工要点,并选定了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较高的TJ50型架板机。最终,在保证铁路的正常运营及航道的正常通行前提下,高效地完成了架板工作,保障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2019, 39(2):206-210.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4 CSTR:
摘要:合肥市某交通枢纽广场工程存在大面积基坑开挖,施工区域底部和侧部存在地铁4条盾构隧道下穿和侧穿,其中一条盾构隧道距离东区基坑底部4.5 m,距离西区基坑侧部11.3 m,且已运营,为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对隧道结构变形进行控制,拟基坑内开挖保护区采用“双排桩+斜撑”方式支护、“分段+跳挖+底板封闭”方式开挖,该文采用数值模拟技术,通过不同开挖方案的对比分析,得到开挖参数对隧道变形的影响规律,从而确定开挖参数的合理范围。
2019, 39(2):211-21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5 CSTR:
摘要:为揭示高烈度地震区冻土公路隧道震动特性,借助有限元软件分别研究了多年冻土隧道在全冻、1~10 m融化圈以及季节性冻土隧道在全融、1~10 m冻结圈状态下,围岩与结构地震加速度、位移等动力时程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多年冻土隧道随着融化圈深度的增加,地表及洞顶的地震加速度、位移响应均逐渐增大。融化圈为1 m时地震影响最小,与全冻结状态下相比,洞顶加速度减小约9%,洞顶位移减小约22%,即适当厚度的融化圈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季节性冻土隧道随着冻结深度的增加,地表及洞顶的地震加速度、位移响应均逐渐减小。冻结深度为10 m时,地表及洞顶加速度达到最小值,全融状态下,地表及洞顶加速度达到最大值。此外,全冻状态下地表及洞顶位移小于全融状态,即全冻状态下地震作用时,破坏作用较全融状态下小。
2019, 39(2):215-21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6 CSTR:
摘要:针对复杂岩溶区小净距隧道洞口塌方问题,以贵阳七冲村一号特大断面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对其洞口塌方原因进行全面分析,确定隧道拱侧存在的充填溶腔为该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结合隧道地质条件和施工方法,采取了“先护后挖”的塌方处治方案。通过对塌方段断面进行监测,拱顶最大累计沉降43 mm、水平累计收敛6 mm、钢架结构内外边缘最大应力171 MPa,研究综合表明所采取的塌方处治措施是可行的。
2019, 39(2):218-22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7 CSTR:
摘要:为了研究带3种贯通裂缝的水泥混凝土加铺高黏沥青砂应力吸收层和没有应力吸收层两种结构的反射裂缝的扩展路径与断裂机理,对带3种裂缝的两种结构试件分别进行三点弯曲室内试验。并以扩展有限元方法(XFEM)为基本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有应力吸收层的加铺层的裂缝扩展过程进行模拟。把扩展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了反射裂缝的力学响应、扩展机理和断裂过程。结果表明:数值计算与试验的结果在断裂形态上相近,两者数据的相关性较高。高黏沥青砂应力吸收层能降低加铺层底部的应力集中,减缓加铺层下部裂缝扩展的速率,达到防治反射裂缝的目的。
2019, 39(2):223-226.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8 CSTR:
摘要:为改善多孔沥青混合料性能,采用掺木质纤维的方法,针对掺木质纤维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进行测试,其中主要包括模量、水稳定性、渗水系数和路面永久变形等。结果表明:木质纤维可显著改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低温性能及沥青与集料间的黏附性,且由于纤维的吸附作用,使得多孔沥青的渗水性能也大幅提高,与普通多孔沥青相比,掺木质纤维的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均得到明显改善。
2019, 39(2):227-231.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49 CSTR:
摘要:为分析再生拌和工艺对沥青混合料再生效果的影响,设计了3种热再生拌和工艺(再生剂同步添加工艺、再生剂异步添加工艺、再生剂-新沥青预混合工艺),并通过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间接拉伸开裂试验、动态模量试验等方法对再生混合料的性能进行试验分析。研究表明:不同热再生拌和工艺对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具有明显影响,由于再生剂-新沥青预混合工艺能够有效提高再生剂与老化沥青的融合程度,进而提高再生效果,因此,采用该工艺的再生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车辙性能以及动态力学性能,低温抗裂以及综合抗裂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2019, 39(2):232-236.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0 CSTR:
摘要:采用L9(33)田口方法设计试验,研究了聚丙烯纤维(PPF)掺量、温度及养护龄期3个因素对混凝土高温损伤后残余抗压强度及超声波速的影响,并对试验中各因素水平的信噪比(S/N)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PPF掺量为0.3%,温度为400 ℃,养护龄期为28 d时,对聚丙烯纤维增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损伤最低。此时,其残余抗压强度为52.24 MPa,超声波速为4.18 km/s,高温损伤指数为0.15。方差分析表明:温度是影响混凝土高温损伤性能的最显著因素,其贡献率达到82.60%。
2019, 39(2):236-239.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1 CSTR:
摘要:为快速解决与修补公路沥青路面出现的麻面、龟裂等问题,采用高黏性改性沥青和碎石为原材料制成的新型路面养护薄层修补料修补路面,不仅高效快速而且不会对交通造成任何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方案1的总体性能优于其他方案,聚合物改性沥青薄层修补料所用的改性沥青采用方案1的配比设计,研究得出集料采用S12、S14级配碎石;通过薄层修补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可知,经薄层修补料处理过路面相对于原路面在平整度、构造深度、摩擦系数等方面均具有较大的改善与提高;对薄层修补料力学性能试验研究可知,薄层修补料结构层与原路面结合良好,黏结紧密,构成了完整的一体结构,薄层修补料与沥青混合料路面的黏结力平均值为5 MPa;使用探地雷达对路面进行探测可知,薄层修补料与原沥青混合料路面挤嵌良好,形成了整体结构。
2019, 39(2):240-24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2 CSTR:
摘要:以煤焦油渣制备的改性低温煤沥青为基础,以煤油为稀释剂,探讨了改性低温煤沥青的溶解利用率,并制备了液体改性低温煤沥青透层油。进而利用渗透试验、层间拉拔试验等方法,考察了液体改性低温煤沥青透层油的渗透和层间结合性能。结果表明:提高氯丁橡胶(CR)的掺量或煤油的比例,可以提高改性低温煤沥青的溶解利用率。在氯丁橡胶(CR)掺量0.5%、煤油与沥青的比例为2∶10、洒布量为1 L/m2时,改性低温煤沥青透层油的渗透深度可达8 mm,与乳化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的渗透性能相当。与液体石油沥青相比,液体改性低温煤沥青透层油在层间结合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2019, 39(2):244-24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3 CSTR:
摘要:针对动稳定度评价指标存在的不足,通过标准车辙试验,找出动稳定度用于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不足之处;为了合理评价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非标准车辙试验,改变试验温度与碾压时间,对混合料的温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得出不同温度下,动稳定度中t1、t2的取值是不同的;通过对不同高温与时间条件下车辙曲线的变形速率进行分析,得出橡胶颗粒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在不同温度下t1、t2的取值;位移-时间曲线中压密稳定阶段随温度的升高逐渐后移,且压密阶段时间越长,压密稳定阶段越靠后,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越弱。
2019, 39(2):249-255.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4 CSTR:
摘要:钢渣集料具有表面粗糙、强度高、耐磨和耐久性好等特性,针对用于沥青路面超薄磨耗层的SAC-10沥青混合料,采用钢渣每档等比例替换天然集料的方式进行配合比设计。以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为基准,确定钢渣的最佳等比例替换天然集料掺量,并对钢渣SAC-10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等其他路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掺入钢渣对于SAC-10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提高有显著影响,且当钢渣每档等比例替换掺量为60%时,SAC-10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永久变形能力最好,同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体积稳定性及抗滑性能。
2019, 39(2):255-259.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5 CSTR:
摘要:基于橡胶改性沥青理论,利用微波对废胶粉进行处理,探究了微波活化时间对胶粉的影响、活化废胶粉与沥青的相容性。对基质沥青、普通胶粉改性沥青、微波活化胶粉改性沥青的三大指标、弹性恢复能力、高温稳定性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微波活化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微波活化改性胶粉沥青的低温延展性、相容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弹性恢复能力更好,微波活化胶粉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为1.5 ℃,弹性恢复率为72%;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优于普通基质沥青混合料,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水损害能力均得到改善;就集料级配而言,间断级配AR-AC13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优于连续级配AR-AC13,抗水损害能力与连续级配AR-AC13相当。微波活化废胶粉有助于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2019, 39(2):260-26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6 CSTR:
摘要:研究了水泥掺量、9.5~19、19~26.5 mm粗集料掺量对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泥掺量增加,混合料力学性能逐渐增加,随着9.5~19 mm粗集料掺量增加,劈裂强度、稳定度先增加后减小;随着19~26.5 mm粗集料掺量增加,混合料力学性能先增加后减小;根据力学性能最优原则,优先推荐掺加19~26.5 mm粗集料和水泥。
2019, 39(2):265-26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7 CSTR:
摘要:为了研究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封层的抗裂特性,从纤维掺量、纤维长度、沥青用量等因素和不同类型的封层出发,基于改进车辙试验来分析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封层对半刚性基层开裂导致的沥青面层开裂的延缓作用,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以车轮碾压疲劳作用次数为指标,评价纤维乳化沥青碎石封层在中荷载作用下的抗裂性能。结果表明:影响纤维乳化沥青碎石封层阻裂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沥青用量、纤维掺量、纤维长度,三者之间最佳组合方案为纤维掺量120 g/m2,纤维长度6 cm,乳化沥青用量1.6 kg/m2;通过对稀浆封层、乳化沥青碎石封层、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封层的对比发现,纤维增强乳化沥青碎石封层在阻止裂缝初裂时的效果不如稀浆封层,但在整个过程中阻裂效果是最好的。
2019, 39(2):269-274.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8 CSTR:
摘要: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破碎砾石的性能,通过振动法与传统试验方法的对比研究,水泥稳定破碎砾石振动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重型击实的1.02倍,振动击实后的最佳含水量为重型击实后的0.79倍,振动成型试件的抗压强度与劈裂强度均优于静压成型。采用分形评价方法对振动法水泥稳定破碎砾石的级配进行分析,得出各级配类型的分形维数值域范围,分形维数值越大,级配越细,分形维数值越小,级配越粗。根据不同级配的振动法水泥稳定破碎砾石抗压强度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得出合理级配的分形维数值域范围为[2.374 0,2.491 4]。
2019, 39(2):274-27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59 CSTR:
摘要:描述了位于瑞士贝克斯(Bex)的阿旺松(Avanon)桥梁的概念、设计和试验验证。通过采用轻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夹心桥面板与钢主梁进行胶黏结的方式,因施工造成的交通中断时间比传统混凝土现浇方式缩短了近40 d(节省约80%的时间),且实现了双车道的扩展。通过半整体式的设计方案,可实现沥青层从桥台至桥面板的连续铺装,从而避免了伸缩缝的使用及简化了维护工作。带有轻木夹心的桥面板在结构性能上满足所有设计准则的要求,包括使用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疲劳性能,然而桥面板尺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取和采用的设计准则。对于阿旺松桥,德国和英国准则提供了最保守的材料系数,而荷兰准则最不保守;欧洲准则介于两者之间。计算刚度时的材料系数选取会影响桥面板的组成和材料用量。
2019, 39(2):279-283.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0 CSTR:
摘要:钡渣是用重晶石生产钡盐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弃物,钡渣堆放不仅占用土地面积,而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为实现对钡渣的充分利用,研究了不同钡渣掺量下的SMA-10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分析结果得出钡渣可部分代替0~3 mm玄武岩细集料,钡渣掺量为5%~15%时,混合料满足各项性能要求。钡渣掺量每增大5%,高温性能随之提升,动稳定度提高19%左右;低温性能降低,破坏应变减小10%左右;水稳定性能优良,冻融劈裂强度比TSR在90%以上,提出钡渣掺量不能大于15%。该文依托贵州某国省道改造工程铺筑试验段,钡渣掺量为10%,油石比为6.5%,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2019, 39(2):283-28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1 CSTR:
摘要:在季节性冻土地区,沥青路面反复经历冻融循环作用,极易出现开裂、坑槽、拥包等病害,其中以横向开裂最为显著。沥青的黏弹性能和骨料的级配特征是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冻融能力的关键因素。目前,大量研究集中在沥青低温性能评价和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研究方面,忽视了骨料级配在冻融前后的差异。该文通过现场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了骨料级配与沥青混合料开裂情况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在沥青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粗集料含量越少(级配曲线越靠近上限值),沥青路面的低温开裂越严重。严格控制骨料的施工配合比及抗压强度是保证沥青路面低温性能的关键。
2019, 39(2):288-293.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2 CSTR:
摘要:基于现实的对角斑马线处行人通行能力的研究,提出对目前已运用于现实的需设专供行人过街相位信号灯的“对角交叉口”做出信号灯相位调整和一定程度的导流处理的思路,目的在于通过交叉口处时间上、空间上的分流,以有效减少行人、车辆的冲突区域,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交叉口处行人的通行能力。利用Vissim仿真技术,分别对改善前后对角交叉口进行微观分析,对比研究改进前后行程时间、排队长度以及行程延误等指标的变化,以验证对角斑马线改进后行人通行能力的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设有对角人行横道的交叉口,信号灯相位改进后行人的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019, 39(2):294-297.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3 CSTR:
摘要:针对高速公路的建设特点和现有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入口之间净距过小的现状,在分析车辆运行轨迹的基础上,构建了互通式立交与隧道出入口之间的净距计算模型。通过分析明适应距离、读取标志距离、换道距离、安全距离等因素,提出了隧道出入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最小净距的推荐值与极限值。结合净距分析与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小净距路段下隧道出入口与互通式立交之间的安全保障措施,并针对变异式互通工程实例做了BIM模型检验,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19, 39(2):298-30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4 CSTR:
摘要:连续纵坡作为山区高速公路典型特征,连续上坡设计对货车的运行速度有着显著影响,而慢速大货车势必导致连续上坡路段的通行能力大幅降低,且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客货分道管理与增设爬坡车道是有效提高连续上坡路段通行能力的方案。针对该特定路段,具体选择客货分道或爬坡车道,设计人员缺乏参考依据,因此,该文基于交通量和通行能力分析,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方案,以发挥各个方案的效益最大化。
2019, 39(2):303-308.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5 CSTR:
摘要:因张(掖)-扁(都口)高速公路六坝互通连接线与兰新铁路交叉处,兰新铁路桥下净空无法满足百年洪水位以上规划道路净空要求,故根据互通连接线周边地形地貌和城市道路规划等条件,提出不同的连接线穿越方案及工程防排水措施,分别从工程造价、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方面对各方案进行了比较,最终推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驼峰方案”。
2019, 39(2):308-31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6 CSTR:
摘要:道路交叉口是城市交通的关键,为了提高道路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以重庆市大学城西路-大学城南路信控交叉口为研究对象,基于正交试验的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水平划分,建立车道设置、渠化、信号控制的因素水平正交试验表,并通过微观仿真软件VISSIM进行仿真试验。以道路交叉口的延误为优化目标,结合极差分析及方差分析获得最优因素组合,并通过仿真对道路交叉口改善前后的通行效率进行对比,论证了该优化流程的可行性。
2019, 39(2):313-315.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7 CSTR:
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交通建设向山区和生态敏感区延伸,野生动物通道的设置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然而,中国在野生动物通道监测与评价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基于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初步提出了交通野生动物通道监测与有效性评价的方法,包括选择监测的通道、确定目标物种、设置红外相机(数量、位置、高度、角度、参数等)、有效性评价(独立照片选择与分类、定义“尝试穿越”与“实际穿越”、有效性评价)。以青藏铁路穿越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K2991+500涵洞为依托,应用该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藏野驴对该涵洞穿越的有效性评价,效果良好。该文还指出了未来要继续深化研究的几个方面。
2019, 39(2):316-319.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8 CSTR:
摘要:该文给出路面快速养护的定义,并针对沥青和水泥混凝土两类典型路面的快速养护技术进行介绍:① 沥青路面,主要从材料和设备工艺两方面介绍快速养护技术的现状;② 水泥混凝土路面,根据快速养护的病害类型,从裂缝修补、接缝修补、板块修补及板下封堵灌浆4方面进行总结。
2019, 39(2):320-322. DOI: 10.14048/j.issn.1671-2579.2019.02.069 CSTR:
摘要:交通运输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要领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该文以国际平整度指数为养护决策指标,以温室气体排放为分析对象,测算了不同养护标准条件下管理者与用户温室气体排放情况。结果表明:沥青路面寿命周期内减排能力与交通量等级、养护阈值标准关系密切。在交通量等级较高的道路上,应提高道路养护标准,保持路面良好的使用性能,尤其是路面平整度,可显著降低寿命周期内管理者和用户的温室气体排放。